在距离地面大约4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有3名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正在中国空间站上执行飞行任务,在这次飞行任务中,他们要在中国空间站过中秋节场内配资平台,还传回了画面,和我们大家分享了他们的“太空月饼”与特制佳肴,向全国人民送上了一份来自“天宫”的独特中秋祝福。
航天员表示,在空间站上过中秋节加菜,比平时多几个菜,有红烧肉、香辣羊肉、黑椒牛柳、八珍鸡、美味白灵菇、油焖笋、豆腐卷、肉末香菇、虾球马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副食,例如素米粉、太空香粽、桂花芝士年糕。
当然,在中国空间站上过中秋节,最重要的月饼也是少不了的,工作人员为航天员们准备了“太空月饼”。
看到航天员的伙食,相信很多网友都会表示这也太丰盛了,再加上在轨飞行5个多月后,这些航天员的面部看起来好像“胖”了一圈,所以很多网友可能会觉得是太空“出差”过程中航天员伙食太好就长胖了。实际上,虽然伙食确实是很丰盛,但这不是航天员看起来“发胖”的原因。
这是外太空失重环境下航天员身体变化导致的,航天员的体重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在失重的环境下,航天员身体的体液会因为没有重力的作用而重新分配,由于没有重力,所以留在航天员上半身的体液会更多一些,于是航天员的面部看起来有点“浮肿”。不过,这样的问题不会一直存在,当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会重新受到重力的作用,身体的体液会重新分配,面部很快会恢复到执行飞行任务之前的样子。
外籍航天员明年进入中国空间站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中国空间站估计很快就会迎来第一位外籍航天员了。众所周知,在今年2月,我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选拔、训练巴基斯坦航天员的合作协议。这拉开我国为外国选拔、训练航天员的序幕,在签署合作协议后,巴基斯坦方面就开始了航天员的初选工作,现在也已经有了新的进展。
巴基斯坦的航天员完成了初步选拔,有2名候选人成功入选,按照目前的计划,这两位候选人将会在本月来到我国参加航天员的训练,整个训练周期大约为1年时间,最后有一位候选人计划在2026年进入中国空间站去执行为期一个星期的飞行任务。
从时间来看,这两名候选航天员在我国参加1年的训练,然后计划在明年参加飞行任务,那就是说预计在明年10月,我国空间站可能就会迎来第一位外籍航天员了。按照当前我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安排,预计就是在明年参与神舟二十三号飞行任务,因为我国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的乘组轮换周期大约为6个月。当然,这只是目前的猜测,毕竟现在官方也还没公布巴基斯坦航天员是怎么去参加这次飞行任务。
而巴基斯坦的航天员的到来,也将给我们的空间站带来一些“首次”,首次有外籍航天员参与飞行任务,首次有航天员参与短期飞行任务。考虑到我们的神舟载人飞船飞行时间大约为6个月,这一位巴基斯坦的航天员乘坐哪些飞船去中国空间站,然后怎么返回地球,这其实也是一个焦点。
虽然巴基斯坦的航天员到访中国空间站的时间不会很长,也就是一周的时间,但是在轨飞行期间,巴基斯坦的航天员需要完成很多任务。为了筹备这一次飞行任务,巴基斯坦方面已经向巴基斯坦全国征集科学实验提案,目前已经有300项实验入围候选名单,有望纳入这一次载人飞行计划。
神舟二十号月底返航
现在已经是10月上旬了,神舟二十号飞船是在4月底发射升空的,计划在轨飞行6个月左右时间。从时间来看,神舟二十号飞船预计就是在本月底左右返回地球。也就是说,现在距离神舟二十号飞船返回地球的时间估计只剩下20天左右时间。和之前的那些载人飞船一样,当神舟二十号飞船返回地球的时候,飞船外部会被超过1000℃的高温包裹着,着陆的时候飞船底部还会冒火花,这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在外太空飞行的飞船速度很快,接近地球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每秒,只有达到或者接近这么快的速度,飞船才能长时间在轨飞行。也正是由于飞船的飞行速度这么快,所以飞船会处于失重的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航天员面部发胖、在空间站内漂浮起来的原因。那飞船返回地球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内,我们人类发展出了2种飞船返回地球的技术,其中一个就是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使用的滑翔减速,然后在机场跑道上滑行减速着陆的方式,另一个则是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伞降,然后降落到着陆点的方式。
其实,不管是航天飞机的滑翔返回,还是现在飞船的伞降着陆,返回地球的过程中都涉及到很复杂的操作,包括姿态控制、减速等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充满了惊险,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在完成交接任务后,航天员就会乘坐神舟载人飞船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撤离,进入单独飞行的状态。在这个时候,飞船会继续环绕地球飞行,而不是马上再入大气层返回地球。因为飞船想要精准降落到预选着陆点附近,那再入大气层的位置、时间都是非常严格的,不是随便就可以重返地球的。在环绕地球飞行的过程中,飞船会不断调整姿态,调整飞行速度,降低飞行高度。
在这个过程中,飞船会进行舱段分离,首先分离的是轨道舱,后续还需要使用推进舱的发动机进行制动减速降低飞行速度从而降低飞行高度。在距离地面大约140公里时,推进舱才会和返回舱分离,只有返回舱会受控重返地球。
在完成和推进舱的分离后,返回舱的飞行高度会越来越低,在大约还有100公里的高度时,返回舱就会进入大气层了。由于这时候飞船返回舱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外部气动加热效应很强烈,整个飞船就像被熊熊大火包围着,温度超过1000℃。
这时候飞船会进行无动力飞行,借助空气阻力,飞船返回舱的速度会降低到200米每秒,这已经是气动减速的极限了,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飞船就会以极快的速度着陆。为了航天员的安全,在飞船返回舱下降到距离地面差不多还有10公里时就会进行伞降,借助降落伞把飞船返回舱的速度降低到7-8米每秒。
这也已经是伞降过程的减速极限了,降落伞已经没法继续降低飞船下降的速度了,冲击力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为了减轻对航天员的冲击,飞船返回舱内的座椅会提升。这还不够,在我们返回舱底部还安装了4台反推发动机,当飞船返回舱准备着陆到地面的一瞬间,这些反推发动机就会同时启动,把飞船返回舱下降速度降低到1-2米每秒,从而实现安全着陆。
由于飞船从外太空返回地球的过程中速度很快,地球的空气密度很大,所以在经受超过1000℃高温灼烧后,返回舱外部就会被烧得黑不溜秋了。而当飞船返回舱在着陆瞬间启动了反推发动机,所以在着陆的瞬间,飞船返回舱底部就冒火光了,强大的推力也掀起了灰尘,现场烟尘滚滚。
金御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